首页 > 名家观点 > 裴长洪:宏观经济形势与供给侧结构改革
裴长洪
来 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网站


2016年10月29日  作者:裴长洪  来源:新浪财经


裴长洪:各位嘉宾,会议的主办方要求我讲讲宏观经济形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话题可长可短,但我不能讲太长时间。当前的经济形势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了各个主要方面的统计数据,用主流的宣传口径来说我们前9个月的经济形势是这样四个关键词,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好于预期。这是主流的宣传口径对前9个月的经济形势的基本的概括。

我把数据简单说明一下,农业是:秋粮形势比较好,夏粮丰收;工业运行平稳,特别是经济效益改善,1到8月份全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8.4%,比去年有很大的变化;对金融领域来讲,实体经济的融资9月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工业产值的增长曲线是平稳的,固定资产增速缓中趋稳,不高但也不低,今年以来逐月有所下降。

讲过好于预期的指标和数字之外,也有一些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否则我们为什么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呢,如果都是好的就没有必要进行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裴长洪


第一,民间投资回升增长乏力,近年来民间投资快速下滑,固定资产投资8.2%的增长速度主要是靠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政府推动,增长速度能达到19%,但是在工业领域,在其他的领域,主要靠民间投资来推动,可是民间投资近年来是不断地下滑,1到9月份增长速度已经降到了2.5%,1到8月份更低,是2.1%,也就是说现在民间投资的意愿比较弱了,这是第一个不稳定因素。

第二个不稳定因素是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比重比较高。8月份、9月份,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都不是太高,按照年初设定的目标是13%,可是8月份M2的供应量增长速度只有11.4%,9月份也只有11.5%,这些并不太高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相当一部分是流入了房地产。按照年初周小川行长在两会上的说法,我们的货币政策大概是分为五个档次,从紧是最严的,第二是适度从紧,第三是稳健,第四是稳健略有宽松,第五是宽松。原定我们定的是13%,大概是稳健略有宽松,可是现在真正达到了11.5%左右,应该说它就是比较中性的、稳健的货币供应链增长速度。就是这样一个速度,流入房地产的比重有一点高。

今年1到8月份居民新增贷款的很大一部分是进入了按揭贷款,达到了3.48万亿,其中按揭贷款是2.97万亿,导致的结果是到8月份之前企业的新增贷款是负数的,资金流入企业的增量比较少,流入居民特别是按揭贷款的比重比较高。三季度的新增贷款里面,前两个月的房贷都是新增贷款的主力,三季度我们每个月新增的按揭贷款超过了4600亿人民币,是去年同期的1.88倍。累计新增按揭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0%以上,新增贷款40%都进了按揭贷款。

第三个不稳定因素是房价上涨过快,9月份、10月份中国指数研究院连续发布了中国10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8月份、9月份上涨的幅度很高,8月份同比上涨城市,北京是领涨,涨幅达到了30%以上,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这些一线城市,包括我们原来说的二线的一些城市房价上涨的幅度都比较高。到9月份市场高的状态依然没有消退,百城价格同环比涨幅继续上扬,当然国庆之后全国都出台了房价调控政策,特别是对按揭贷款的比例都相应地提高了,另外一些城市还出台了限购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

9月份百城房价最高的10个城市确实比去年同期涨幅更高,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速度也略有上升,这个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回稳到5.8%,因为和去年相比今年已经抬升到5.8%,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钢铁煤炭上游产品的库存压力。库存有所减少,货运价格有所提高,煤炭单位价格有所回升,这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回稳有一定的关系。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增长也很有关系。一边是进了企业,一边是进了贷款,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的增长速度惊人,呈两位数增长。土地出让是减少的,可是价格提高。这段时间土地出让的面积并没有增加,可是土地的价格是提高的,增速提高了5.4%,现在土地成本普遍占房价40%以上。

第四个不稳定因素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趋缓,1到9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速度是5.9%,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这是一个数字。再者在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增长同比是6.6%,这说明我们的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是略有下降,政府当然就更加地依赖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还是比较快的,达到了14%,前9个月全国300个城市卖地的收入近2万亩,政府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在减缓,政府要花很多钱做很多事,因此更多地依赖土地财政,土地的出让金卖得不错,增长收入比较高。这样就使房价抑制就更加地困难了。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是什么叫供给性结构性改革呢?我就不讲经济学原理了,简单说,现在我们的需求结构变了,但我们的供给体系跟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

我们都有哪些需求结构变了呢?首先,我们过去几年那种大中华、排浪式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过去几种商品能带动全社会的消费热潮,比如说汽车、手机、电脑,这些商品几种、几大件就能带动全社会的消费热潮。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接近尾声了,手机还在卖,苹果手机还在出,但已经不能形成全社会的销售热潮了,这是很大的变化。

第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居民对产品品质、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更高,市场上这个东西少买不到怎么办?就去国外买,所以我们去年有这样一种笑话,是我们去日本买马桶盖和电饭煲。我们国内这些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符合这部分消费群体的要求,他的胃口高了,要求的档次和质量高了。

第三,服务需求在消费需求的占比明显增高。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支出单中商品消费一定是下降,服务消费的比重绝对额和比重都是上升的。什么叫服务消费的需求呢?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服务消费的内容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叫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因为服务产品也有私人品,也有公共品,什么叫私人品,什么叫公共品呢?私人品是排他性的,公共品不排他,什么意思?私人品我买了一个商品和杯子,买了一个电脑,我用就是我用,别人用不着。

公共产品是什么?公共产品不排他,比如说教育和医疗,这些产品不排他,这就叫公共品。第二个特点是,私人品是完全充分竞争市场,这个市场充分竞争,供给市场主体很多,进入很容易,是充分竞争的。公共品不完全竞争,这个市场不是你随便就能进入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需要具备比较高的资质,比如说教育医疗,不能什么人都开学校,人们都办医院,这是不可能的,它的进入门槛是相对要高一些的。这些服务需求,特别是公共产品的消费需求,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所以剩下一点时间我专门讲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叫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简单来说是两大类,一类是城市里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交通、通信、水电气热,大家想一想这个是不是短缺?需求在提高,北京都是堵车的,地铁站从天通苑到城里,上下班的高峰都挤不上车的,水电气热,很多都是靠政府补贴。第二类是科教文卫体再加上一部分的金融产品,也就是今天的主题保险,社会保障产品,这就是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什么特点呢?一个基本的特点是,它不是私人品,二,它的市场结构不是充分竞争的,第三个特点是,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福利性质,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福利特征,比如说教育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9年制义务教育就是福利品,但实际上这个福利品我看现在也大打折扣,现在的小学生家长花的钱花多了。基本的医疗服务是福利的,挂号就是2块钱,买药基本药物国家也是按照有基本药物价格管理的。其他的东西多多少少有,但程度不一样,比如说地铁票,既不能卖很高,也不能卖很低,过去卖得很低,地铁总公司要赔本,现在依然要补贴,要涨价不能有这么高的福利性。教育也一样,高中和大学不是福利品,可是把学费定得很高,穷的孩子上不了大学的,所以这种公共产品定价是很复杂的。

涉及到今天的主题保险,社会保障产品这种产品也带有一定的福利性,所以刚刚为什么前两位的发言嘉宾要强调“保险姓保”,什么意思呢?“保险姓保”的意思是,这种产品首先是公共产品,有一定的福利性,它和别的金融产品不一样,别的金融产品是充分竞争的,是商业系统的私人品,这种社会保障产品有一点福利性,但可能不同的社会保障产品的福利性也不同,因此它的商业模式,它的产品定价也应当不同,它的产品定价肯定和别的金融产品不一样。既然体现公共产品的特性,同时又要保障投资主体有一定的收益,要把这两者结合好,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样的产品目前在我们的居民消费的结构里最缺乏,我们现在的金融产品有完全竞争性的、商业性的金融产品,有开发性的金融产品,有各种辅助性质的金融产品,还有政策性的金融产品。应该说我们的社会保障产品,包括保险是属于辅助性的金融产品。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对它的需求越来越高了,因为我们除了收入水平提高了,本来这个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也会提高,另外我们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对各种保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但我们这方面很缺,供给不足,这方面金融机构也发育不够,所以我们讲的供给性结构性改革里面有一项任务叫“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过剩的库存要去掉,要去杠杆,企业债务率提升要把杠杆也降下来。降成本,最后是补短板,内容很多,主要是补各种各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原文见新浪财经,2016年10月29日;http://finance.sina.com.cn/meeting/2016-10-29/doc-ifxxfuff7151933.shtml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改革 房价 保险



@yahoo.com.cn   wlzx_jjs@c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