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在“中国公用事业改革与政府监管论坛”上发言时,提出要推进中国公用事业改革,必须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和国企改革的观点,改革中国的公用事业,一方面需要加快放开自然垄断行业中的竞争环节,另一方面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国企改革。全文如下:
2015年11月30日 记者:孙文婧 来源:《财新网》
关键词:自然垄断行业 公用事业改革 国企 改革
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城市的汽车数量不比北京少,为什么他们的尾气污染没有北京这么严重?空气没有北京这么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油品不达标,如果能够打破行业垄断,放开原油进口竞争,相信对于改善中国环境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在11月27日举行的“中国公用事业改革与政府监管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提出了上述观点。他认为,要推进中国公用事业改革,必须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和国企改革。
所谓公用事业,主要包括电信、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运输等全国性公用事业,以及城市自来水、污水处理、管道燃气、供热、垃圾处理等城市公用行业。张卓元表示,电力、石油等全国性公用事业,多数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中国的自然垄断行业中主要由央企、国企来经营。
“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最关键的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加快把国有资本控股经营的企业中,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分开,把竞争性的业务逐步放开,进行完全的市场化竞争。”张卓元认为。
他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于放开垄断行业的竞争性环节改革,进展非常缓慢。例如,中石化把油品销售板块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是改革后中石化仍然是处于一股独大的控股地位,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算不上实质性改革。“实际上销售板块属于竞争性的,应该完全放开。”他说。
张卓元表示,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缓慢,与对改革的认识不一致有关。自然垄断行业多数由国企经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步伐虽有所加快,但相对来说并不是那么理想。“过去有很多讨论,关于中国经济到底是垄断问题还是集中度不够的问题,有的专家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集中度不够,而不是垄断。”他指出,“但是,如果说南北车合并是为了提高海外市场竞争力,避免恶性竞争,还说得过去。那么在国内市场,还是要提倡竞争。如果在国内市场上,国有企业利用自己对市场的支配地位来谋取企业利益,应该受到反垄断法一视同仁地规范。”
“如果不加快国企改革,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那些‘僵尸企业’很难真正出清。”他指出。
放开垄断行业的竞争性环节,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张卓元举例说,例如中国的原油进出口,长期由“三桶油”垄断。其实原油进出口,特别是进口,完全是一种竞争性业务,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应允许其参与市场竞争,如此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提高中国油品也是有好处的。提高油品也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利于改善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
张卓元最后总结,改革中国的公用事业,一方面需要加快放开自然垄断行业中的竞争环节,另一方面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企公司治理结构。
(原文见《财新网》2015年11月30日http://opinion.caixin.com/2015-11-30/10087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