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热点 >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认真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这不仅是对《文史哲》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编辑出版界莫大鼓励和鞭策。5月18日,《经济学动态》编辑部举行全体会议,认真学习回信精神,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胡家勇发言指出,习近平给《文史哲》的回信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读后令人鼓舞。今年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我们可以结合5.17讲话学习《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这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通过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推出高水平的学者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明中国发展成就背后蕴藏的规律性东西,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这是我们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基本遵循。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我们要有使命感,以问题为导向,关注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刊发重要题材的好文章。同时,我们要积极扶持优秀青年人,刊登他们的优秀科研成果,为他们提供学术舞台。

李仁贵发言指出,习总书记给《文史哲》的回信中,高词频“中国”出现5次、“中华”出现3次、“中国人”出现1次、“中外”出现1次。因此,“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坚持中国道路”是我刊未来工作要重点落实的方面。“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是我刊综述板块的重要工作内容和亮点,也是未来需要坚持的。

武鹏发言指出,一是要坚持为人民做学问、为民族复兴助力的初心 ,在选稿用稿过程中,增强问题导向意识 ,更加聚焦于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是要更加注重刊发原创性、民族性的研究成果,引领扎实创新的学风,凸显中国特色;三是要继续巩固和加强《经济学动态》作为重要专家、优秀中青年学者发表阵地的地位,服务于更多的优秀学者。

陈建青发言指出,习总书记三百字的回信中关于“创新”就有四个关键词:守正创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引领创新,充分说明习总书记对刊物在创新方面的重视,黄群慧主编也要求我们在期刊审稿过程中注重创新。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要把创新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刘洪愧发言指出,总书记给《文史哲》回信体现了对期刊和编辑工作的重视,也对期刊和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展望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聚焦当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用经济学理论和学理化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国外学者更好了解中国经济和中国发展;进一步发现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学者。

谭易发言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鼓舞人心,对学术期刊支撑学科建设、传承优秀中华文化起到了巨大鼓舞推动作用,结合习总书记517讲话精神,作为编辑人员,我们要努力打造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平台,展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何伟发言指出,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也是对广大学术期刊工作者的鼓舞和殷切期望。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交流与传播、扩大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平台。作为一名期刊编辑,要进一步做好创新和服务工作,选取更多有创新见解的稿件,提高编辑效率,更好服务作者与读者。

刘新波发言指出:《文史哲》主编王学典在接受采访时总结了四条办刊经验,即敏锐回应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需求、坚持百家争鸣、扶持小人物、组建学者型编辑团队,《经济学动态》也有体现。我们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选择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孙志超发言指出,总书记回信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视。作为期刊编辑工作人员,应该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并结合本职工作,切实肩负起期刊出版编辑者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推动三大体系建设和学术创新,促进学术繁荣。

《经济学动态》创刊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实践,刊发分析研究经济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文章,长期跟踪和探讨国际经济学界的最新观点和研究动态,形成了学术性、前瞻性、信息性、原创性的办刊风格,成为经济理论界高水平学术成果的发表平台,转载率和引用率在理论经济类学术刊物中长期名列前茅。近年来,《经济学动态》编辑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了一些新的成绩。大家表示,要深入认真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坚守学术初心,保持学术良知,苦练编辑内功,努力服务作者和读者,脚踏实地提高办刊质量,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经济学体系,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