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制设计研究动态——基于WOS(2005-2016)数据库的文献分析
魏鲁彬
目前,机制设计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活跃领域,但对国际相关研究的总体情况还缺乏系统的总结。本文以2005-2016年WEB OF SCIENCETM(WOS)核心合集中SSCI数据库的全记录及引文信息为样本,在应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与工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全面搜集与梳理国际机制设计研究相关文献,展现国际机制设计研究的发展态势。同时,结合机制设计研究的重点文献,进一步归纳、分析和评述若干机制设计热点问题,为国内研究人员了解国际机制设计研究的现状及动态提供参考。
机制设计理论是近30多年微观经济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之一,在现实经济中,尤其是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拍卖理论、网络理论等一起,共同构成了当前经济学中最为重要、相互交织的活跃研究领域。
处于深化改革时期的中国面临诸多机制设计问题,并且已经成为机制设计实践的广阔试验场。为积极吸收借鉴已有的机制设计研究的可靠成果,应对改革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国际机制设计研究的高水平文献,并从宏观上探究和把握国际机制设计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而为促进相关研究在国内的发展和运用提供参考。
在梳理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本部分从热点转换、突出学者、合作状况三个方面对国际机制设计研究进行总结,为国内研究人员了解国际机制设计研究的现状及动态提供更多角度的参考。
1.研究热点转换。虽然机制设计的研究对象并不限于市场机制,但当前国际机制设计研究关注的核心机制仍然是市场机制。因而,所谓机制的设计,主要是指围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当前机制,或者通过设计政策,使价格机制或其他机制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通常表现为,通过模型引入多种多样的信息因素,考察市场中个体的选择、消费、投资等博弈行为,探讨经济均衡的存在与否、经济均衡的效率和稳定性、经济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设计机制改进市场的绩效。
机制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激励相容问题。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在经济模型中逐渐引入不确定性、期望、或有价值评估(contingent valuation)、贝叶斯推断、知识、不完全契约、不完美承诺(imperfect commit ment)、重新谈判等新的因素或属性,考察其对经济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进而试图设计或改进机制,优化经济的运行,同时对机制的实施予以相当程度的重视。目前,机制设计理论已经将激励相容问题拓展成事前激励相容(ex ante incentive compatibility)和事后激励相容(ex post incentive compatibility)问题,并在关注共谋(collusion)和操纵(manipula tion)的同时,强调机制应当具有防操纵(strategy proofness)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动态机制设计”(dynamic mecha nism design)以及“稳健机制设计”(robust mechanism design)成为机制设计理论研究的前沿热点。
机制设计理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既涵盖传统经济学关注的不平等、就业、垄断、税收、采购等问题,也包括能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电力市场、气候变化、环境政策、生态系统服务等问题。而且在关注金融领域的保险和证券设计等问题的同时,对诸如教育、大学录取、住房分配、肾交换(kidney exchange)、信息披露(disclosure)乃至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等问题提出了新颖的解决思路。
总的来说,机制设计理论提供的是高度抽象化和一般化的基本分析框架,因而,使得研究各种不同机制如何影响参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达成什么样的资源配置结果成为可能。从该角度看,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都只是特定的机制对象。机制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各种具体机制广泛结合,并为解决具体现实问题构造机制,已经成为机制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这也不断加深了我们对具体机制的认识,丰富了机制设计的研究内容,拓展了机制设计研究的范围。
2.突出学者。科学研究的发展,往往建立在对人类既有思想成果的继承和批判上,特定研究领域的进步也离不开对该领域前辈学者成果的借鉴吸收。为了发现对国际机制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学者,可以通过提取、整合样本区间内全部研究成果的作者和参考文献信息,揭示推动研究发展的学者群体。
国际机制设计研究学者可以分为A、B、C三个相对分离的群体。其中,A群体涉及研究人员最多,是机制设计核心理论区域,包括迈尔森(R.B.Myerson)、米尔格罗姆(P.R.Milgrom)、拉丰(Laffont)、罗思(A.E.Roth)、霍尔姆斯特伦、马斯金(E.Maskin)等在内的诸多顶级经济学家均属于该群体。B群体以安德里尼(J.Andreoni)、卡尼曼(D.Kahneman)、史密斯(V.L.Smith)、费尔(E.Fehr)等为核心,是机制设计理论与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相结合的研究区域。该部分研究的主题是,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检验机制的实际效果,以便对不同机制进行比较选择,或者对机制设计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甚至对拟施行的机制进行预评估。C部分以赫克曼(J.J.Heckman)为核心,主要涉及计量经济理论的研究。对机制设计理论进行实证或实验检验潮流的兴起,推动了该部分研究的发展,使其与机制设计理论产生广泛的互动。另外,统计发现,在2005-2016年间,国际机制设计研究发文5篇以上的作者共39人,发文数十篇以上的作者8人。其中,罗思(A.E. Roth)、小岛武仁(F Kojima)是发表成果数量最多的学者。
应当承认,相比国内经济学者的中文成果,单纯从成果发表数量来看,国际机制设计研究学者不能算是高产。但是,机制设计研究是经济学的前沿领域,而且发表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很强、影响范围广,因而,评价该领域研究学者的成果应以质量优先。
另外,在机制设计研究领域,华裔经济学家正在积极参与,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悬殊。除田国强(G.Q.Tian)和孙宁(N.Sun)等少数学者致力于有影响力的理论研究以外,其他华裔经济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营等应用领域。总体而言,国内机制设计研究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亟待提高。
3.合作状况。根据研究成果的作者共现情况,总的来看,机制设计研究领域内部联系相对紧密的学者团体数量很少;而且为数不多的研究群体以两到三位研究人员居多,规模较小;团体间也缺乏合作;绝大部分的作者是孤立的。因此,研究学者相互合作的范围较小,合作相对稳定,缺乏流动性。该事实一方面可能与不同学者间研究方法或关注角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该领域本身的性质有关,因为国际机制设计研究主要是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重在逻辑的一致性,这种情况下合作并不会显著提高研究效率。相反,对于理论与实证或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合作能够相互取长补短,有助于提高研究效率。此外,理论研究人员的个性通常内向或自负,也应该对该领域缺乏合作的情况负有很大责任。
不同于作者合作状况,在机制设计研究领域,各机构之间的合作比较紧密。总体上形成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机构为核心的研究网络。另外,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与国外机构具有稳定的合作交流,在国内机制设计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综合考虑作者和机构合作情况,结合作者所属机构信息,可以发现:各研究团体成员大多分属于不同的研究机构,即研究团体多为跨机构合作形成,而非形成于同一研究机构内部,而且许多研究人员有在不同研究机构间的工作变动,甚至同时属于多个机构。所以会出现研究人员合作松散而各机构交流紧密的现象。
机制设计研究可以系统分析影响资源配置的机制和过程,揭示信息、沟通、控制、激励和经济人的处理能力在分散化资源配置方式中的影响,对于经济学研究突破对表层问题的泛滥解释,获得明确具体的研究结论,缓解对策建议的宽泛和空洞具有重要作用。
机制设计研究的发展,一直与社会选择、公共物品提供、产业规制、双边交易、拍卖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机制设计研究在实际经济中,特别是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和检验。因此,其对正处于深层次体制转型途中的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当前,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会涉及各个领域、各种层次、各式各样的机制设计,甚至包括中央顶层机制设计。在改革的过程中,有必要积极吸收借鉴已有的机制设计研究的可靠成果,设计出尽可能好的机制。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当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而且能为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扫除障碍。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断改革发展的历程为机制设计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和应用前景。中国的改革,为检验已有的机制设计理论成果,丰富机制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拓展新的机制设计研究领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现实基础。所以,中国的学者更应有志于将机制设计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丰富实践相结合,研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机制设计理论,将机制设计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
魏鲁彬,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邮政编码:250100,电子邮箱:weilubin@outlook. com。
全文请阅读《经济学动态》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