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1期
赵 箭 刘园园 张卫国
由中国语言经济学会(筹)、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山东大学语言经济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2012(第三届)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于2012年8月3日在新疆大学举行。来自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新疆大学等全国十余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本次中国语言经济学论坛是继2009年第一届、2011年第二届以来的第三届专业论坛。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语言经济学研究
(一)宏观层面:语言产业与中国语言产业战略
黄少安教授从语言经济学及语言产业战略的宏观角度重点探讨了语言产业和中国的语言产业战略问题,从经济学的维度定义了“语言”和“语言产业”,描述了中国语言产业发展的现状。他指出,各国语言产业所占比例不同,在一定时间内语言经济学对经济或是对GDP的贡献度无法准确统计,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口径与合理的统计指标,要使语言产业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展,重点在于语言产业的转化发展。他提出了促进中国语言产业发展的五点建议:(1)尽快制定基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的语言产业战略;(2)重视语言经济学研究及成果的普及;(3)重视相关人才和技术;(4)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和政策;(5)构建语言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建立数据库。另外,他认为语言经济学研究有两个难点:(1)能否发现具有科学意义的有价值问题;(2)怎样找出有效的数据说明问题,证实观点。只有克服并解决这两个难点,才能更加深入、透彻并成功地进行语言经济学的研究。
(二)微观层面:语言经济学应用的实证研究
随着我国与国际的联系日益频繁,外语能力在工作及生活上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很多工作本身的性质也对外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产生了对外语能力进行投资的需求,然而这种投资的成本如何,有多少是沉没成本,投资是否有回报,回报率又是多少,这些问题都期待用具体的数据来回答。张卫国教授利用微观数据实证研究了外语学习的成本和收益问题。研究发现:外语能力在我国有较高的经济回报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精通外语的劳动者工资收入比不懂外语的劳动者提高近48.5个百分点,而具备一般外语能力也能使劳动者工资收入提高8.5个百分点。文章建议,尽管外语教育存在困难,但我国仍应该重视或加强外语的教育。
语用学是语言学分支中一个以语义、语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语用学因其本身的目的性和价值性而不同于语法研究,它是关于人类语言本身的研究。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明友教授用一句“缘起于西方哲学,困顿于固守哲学”来描述语用学的发展历程和困境。博弈语用学将言语交际视作一个博弈行为,在这一行为中,博弈方(即交际参与者)依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偏好和预期选择交际策略,获得收益,完成一个博弈交际行为。交际中要传达一个意图并被对方所理解,理论上说话者可选择无限个具有不同效果的策略——即表达方式,因此,说话者需要从多个方面比较这些策略的预期效用,以做出权衡,同样,听者根据接收到的语言信号进行理性解读,并继而做出反应。博弈论语用与交际分析与语言学领域内的其他经济理论一样,都继承了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假设——理性人。因此交际分析的博弈模型在何种程度上解释语用交际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虽然存在着种种局限和不足,然而他仍坚信博弈语用学是一个前景广阔、令人期待的领域,语用交际和经济活动都隐含了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跨学科理论的深入研究必然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内在规律,作为一个新的领地,其理论局限正是促使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动力来源。
二、语言及语言经济体系的初步研究
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城市语言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加速,普通话使用频率的提高,城市方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濒危。尽管已有一些学者针对城市居民的语言使用与语言态度、城市方言的濒危状况等问题深入城市社区开展了调查研究,但南京晓庄学院的郭俊教授认为这些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必须引起调查研究者的注意。例如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如果研究者的着眼点是通过对中小学生的语言使用现状的调查,以揭示城市语言的整体现状和法则趋势,重要的调查对象的选择就存在着问题;在调查方法的采用上仍缺乏一些科学抽样,普遍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但都难以准确揭示城市语言使用状况。应把问卷调查法和其他方法相结合,来解决问卷调查法的不足,或采用非介入式等调查方法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加以检验。
南京大学蒋义铮博士在关于官话方言保护与发展的发言中,区分了“官话”与“方言”,对官话方言的共时状态进行阐述,认为官话方言进入了汉语推广具有可行性。
新疆财经大学吕君奎副教授在给出了语言和制度的内涵、起源后,解释了语言与语言制度的关系。他认为语言的使用和地位的规则,即关于语言的使用和地位的制度安排,是调节行为主体语言的相互关系,制约人们的语言行为的规则,这些语言的规则就是语言制度。为了交易的效率与降低交易的成本,人们的交往与交易离不开关于语言的制度安排,即语言制度。
扬州职业大学徐开金教授从经济主权的视野分析了语言经济安全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烈,许多内容逐渐进入了经济安全研究的视野,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面越发宽大,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随着语言经济类型的发展壮大,语言经济安全不可避免,而且具有明显的复合性特点,需要认真关注。研究语言经济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从国家层面出发,保证国家经济主权对语言经济安全的有效作用,从而构建良性循环的语言经济发展秩序,保证国家经济主权在语言经验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让语言经济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进而影响整个国家安全的缺口,最终保障国家主权利益不受损害。
南京大学尹小荣博士立足中国语言资源的定级、分类,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各选取一个评估体系进行描述并评价,提出在评估过程中不仅应当兼顾主观与客观、稳态与动态以及区域特征与国际融合的统一,还要给予现代信息化社会呈现的语言资源特点以充分关注。
三、语言经济实用的研究
山东大学苏剑博士研究了“语言距离”对贸易的影响。他首先定义了“语言距离”,即学习一国语言的难易程度。把语言距离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引入引力模型,实证研究语言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他认为语言距离与国际贸易量呈负相关,即两国的语言文化差异越大,贸易流量就越小,同样证实了通用语言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双边贸易流量。从世界来看,美、英两国在全球开展的GRE考试以及雅思准入考试,尤其在全球建立了大规模的语言培训产业,可以有效地降低当地国家学习英语的困难度,缩短两国的语言距离,促进贸易流量的提高。就我国而言,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让中国文化深入到这些国家,提高他国国民对汉语语境的熟悉程度,降低他国学习汉语的难易程度,这些举措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深入的工作是:建立测评语言距离的来源,研究语言三因素的差异对语言距离的影响,而后建立相适宜的教育培训系统,而不应该是整齐划一,采取单一固定的教育培训模式。
博弈论的理论也在语用修辞领域被融会贯通。天津商业大学杨惠媛教授从语言经济学视角入手,揭示语用修辞与博弈的内在联系,举例说明修辞博弈在语言使用中的存在和价值,并揭示语用博弈发生的内在机制以及实现最佳博弈均衡的有效方法。在激励和引发语用行为和语言博弈过程时,语境和人对客观现实的体验认知二者缺一不可,都很重要,但是,语境在被表达和反应的时点上是一个被动客观的因素,在对语用博弈结果的影响中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因子,而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认知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在对语用博弈结果的影响中是一个相对活跃的可变因素,因此,积极主动地增强对现实语境的感知和体验,应该是实现理想语用效果的可信而有效的策略。
首都师范大学李艳教授在语言产业视野下分析了语言消费的问题。“语言消费”是指人们围绕语言应用而展开的消费活动。是以“语言”为商品而进行的市场活动,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而语言消费的内涵和外延也更加明确。而现实角度上的语言消费是企业或组织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的,而需要在规定的时期内准确完成沟通目标的工作任务,需要以应用语言内容服务外包提供的方式进行,在具体服务形式上以口语或文本采编、翻译等方式为主。语言消费的需求有产生动因和分层动因之分,语言产品的供给存在不均衡的特点。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语言学习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山东大学王海兰博士认为,在一个没有规则的世界中,语言传播的规律在于个体的需求,人们基于对语言学习成本—收益的考察进行投资决策,当个体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而学习一种语言时,该语言就得以传播。语言投资具有多重收益,除了经济收益和交际收益外,还具有文化收益和心理收益等,而且多种收益始终是并行的。一种语言的传播在于劳动力市场存在对掌握该语言技能劳动者的不断增长的需求且能提供高的工资率,和这种语言广泛的使用给投资个体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或可以预见的交际收益。语言传播是人类在交际动机—经济动机—交际动机这种主要动机的循环往复中进行语言选择和学习的结果。
学界和业界对语言经济的关注多是对通用语的经济价值的关注,而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经济价值关注不够。扬州大学李现乐博士以民族地区旅游为例阐述了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经济的意义与途径。其基本观点是:在旅游业中民族语言的挑战与机遇是并行的,同时民族语言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双向互动关系,注重从民族语言的角度开发文化旅游,将为旅游产业,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带来新的活力,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旅游业促进了民族语言的使用,使更多的人看到民族语言的价值,进而促进民族语言的语言习得与代际传承。
除开上述的发言讨论,王海兰博士、尹小荣博士就语言技能投资的收益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尹小荣博士认为语言技能的投资收益除了交际收益和经济收益外,还包括了心理收益和文化收益,徐开金教授认为文化收益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以满足各层次的需要;黄少安教授、张卫国教授同时赞同文化收益的重要性。博弈论运用到语用修辞是否准确的问题也被徐开金教授提出,黄少安教授对博弈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释,语言可分为语言内容和语言行为,而博弈论用于语言互动即语言行为中,它不是一种假想,而是一种互动。博弈本身也是先有规则,才有的行动,这恰和语言内容是规则、制度,语言行为是行动相符合。另外,黄少安教授就“语言是一种制度”加以解释并举例说明。
最后,黄少安教授对大会做出总结。首先值得肯定的是:(1)语言经济学的研究队伍不断的壮大,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身这项研究事业,对促进我国的语言经济学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研究的水平和领域都在扩展。同时他也提出了需要注意并提高的几点:(1)研究方式、工具和语言应更加规范,要用经济学的语言、工具做成经济学;(2)选题要有价值,并强调了科学意义下的价值问题;(3)研究要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我国孔子学院在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内涵要有系统、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从总体来看,此次会议在语言经济学的框架下,内容广泛、丰富,在兼顾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开始深入向语言经济的应用发展。结合现阶段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语言经济学将面临更丰富的资源、更复杂的问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者:赵箭 刘园园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卫国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