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危机管理、货币调控概念误区与货币中介目标评价
刘达禹 陆 宇 宋 洋
摘要:本文从现实货币政策传导入手,详细梳理了货币政策研究中的几个常见争议,并对三种主要货币中介目标 (M2、社会融资规模和政策利率)的危机管理能力进行了识别,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量调实体、价管金融”是货币政策危机管理的常见方式,这是因为货币供给向实体端传导的速度要快于利率,而利率对资产价格的指示作用则强于货币数量变动;第二,相比于操作端,中央银行更应注重对货币中介目标的培育和管理,这是因为货币中介目标具有便于理解、构架稳定和与实体经济高度关联等显性优势;第三,量价转型绝不代表放弃培育有效的数量型货币中介,而是应强调常态化时期的价格型中介管理,但又不仅限于价格型中介的单边盯住;第四,社会融资规模与实际经济目标的相关度较高,并且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力度亦明显优于M2和政策利率,因此,其更适合作为管理大幅实体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政策工具。
关键词:货币政策危机管理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调控概念误区 货币中介目标
刘达禹、陆宇,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邮政编码:130012,电子邮箱:liuyuchris@163.com,luyu0324@163.com;宋洋(通讯作者),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邮政编码:611130,电子邮箱:songyang26@swufe.edu.cn。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央行沟通语境分析、通胀预期形成机制与中央银行信誉优化研究”(2024T17033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央行沟通语义识别、通货膨胀预期引导与央行信誉优化研究”(2024M751074)。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建议,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