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雷尔·柯兹纳对企业家精神研究的贡献
——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
张利飞 张运生
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M. Kirzner)
摘要:伊斯雷尔·柯兹纳是创业发现与市场过程理论的代表性学者。柯兹纳研究指出,市场过程具有“无知”与“发现”两个基本特征,市场非均衡状态因参与方“无知”而存在,企业家的“纯粹无知”并非是主流经济学模型的“不完全信息”,企业家对非均衡利润机会持有高度的“创业警觉”,市场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与针对企业家“无知”的纠正性“发现”有关,是企业家的“创业警觉”所产生的一系列“创业发现”推动了市场运行的过程。与创业不确定性的承担者角色相比,柯兹纳式企业家更侧重于套利者角色。柯兹纳强调创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但认为不能将企业家精神如同资本与劳动力要素一样引入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企业纯利润属于企业家凭借自己的“创业警觉”与“创业发现”获得的报酬,不允许企业家攫取纯利润相当于取消创业激励。柯兹纳通过引入企业家精神提出的“可均衡性”学说及对市场均衡化过程的解析,构成了柯兹纳式市场过程,为奥地利学派非均衡论与主流经济学均衡论架起了沟通桥梁。
关键词:伊斯雷尔·柯兹纳 创业警觉 创业发现 市场过程 企业家精神
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M. Kirzner)193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0年举家迁往南非开普敦。1947—1948年间就读于南非开普敦大学,1950—1951年间转学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1952年就读于美国布鲁克林学院,1954年获得该校文学士学位。随后就读于纽约大学,1955年获得该校MBA学位,1957年获得该校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导师为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纽约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1957—1961年)、副教授(1961—1968年)、教授(1968—2001年),于2001年退休。
2002年,乔治·梅森大学为表彰柯兹纳对创业发现与市场过程理论的杰出贡献,专门设立“伊斯雷尔·柯兹纳奖”,用于每年评选和奖励研究成果突出者。2006年,柯兹纳荣获由瑞典小企业研究基金会(FSF)、瑞典工业和技术发展委员会(NUTEK)颁发的“国际创业和小企业研究奖”。2014年,柯兹纳由于对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杰出贡献,与威廉·鲍莫尔(William J.Baumol)一起入选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经济学奖。2018年,美国经济史学会授予柯兹纳“杰出学者奖”,以表彰其对经济学史研究的杰出贡献。
一、柯兹纳对创业发现理论的贡献
(一)柯兹纳对企业家精神溯源的分析
柯兹纳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成果源于他对市场运行过程、价格、竞争机制的分析,通过对奥地利经济学派思想的折中调和以及对新古典主义理论缺口的补充完善,柯兹纳提出了创业发现与市场过程理论。
柯兹纳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认为,主流新古典学派提出的长期完全均衡不能表征竞争,而是竞争已经结束的状态,市场竞争的本质是非均衡以及不断变化的过程。对于非均衡的市场过程,米塞斯与哈耶克分别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解释。米塞斯(von Mises,1949)将人类行为学引入分析框架中,认为市场过程的驱动力既不是由消费者提供,也不是由生产资料(土地、资本、货物与劳动力)所有者提供,而是由追求利润的企业家提供。企业家投机逐利既是生产驱动力,同时又是市场驱动力。主流经济学关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决策问题,却忽视了企业家作用。实际上,企业家可以凭借自己对未来不确定世界的判断,采取有目的的行动驱动市场过程,“创业发现”(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在市场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哈耶克(von Hayek,1948)认为,社会的大部分知识储备具有隐性化、本地化与分散化特征,市场是一个自组织体系,个体有动机去获取与其相关的知识,市场过程促使这种知识的传播成为可能。通过“市场中学”高效利用分散的知识与信息,市场参与者能够更确切地了解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市场过程是一个通过相互学习达到资源高效配置的过程。
米塞斯强调企业家在市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但忽视了知识作用;哈耶克则重视知识作用,但忽视了企业家特征。柯兹纳认为两者的研究具有很大互补性,其所倡导和发展的创业发现理论综合了两者的研究成果,他从米塞斯那里借鉴了把市场看作是一个创业驱动的过程,从哈耶克那里借鉴了重视知识的作用,并通过市场互动来增强知识的作用,以实现均衡过程。将米塞斯的企业家视角与哈耶克阐述的知识交流结合起来,有助于明晰纯粹的知识发现(而不仅仅是基于现有知识的交流)过程,柯兹纳认为这是企业家精神的真正本质。米塞斯与哈耶克的研究思想对柯兹纳分析市场动态竞争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柯兹纳打开了市场竞争的黑箱。他认为,企业家通过搜索和发现未被利用的机会驱动市场竞争,市场过程的核心是与“创业发现”相关的知识分散过程,为了找到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最佳方式,企业家之间为发现分散的知识展开充分竞争。
(二)创业警觉
标准的新古典主义市场模型无论是假定完全竞争、垄断竞争还是垄断,均没有企业家活动的空间,以至于他们完全忽略了企业家的关键作用。柯兹纳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认为,市场一直处在非均衡状态,非均衡市场中总有那些未被发现的机会,企业家对非均衡利润机会的发现和把握保持着高度的“创业警觉”(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这种警觉性行为在不消耗任何资源的情况下可以为世界创造新东西。企业家可以运用新的资源或者新方法创造收益,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家或许根本不需要有创造力,他只需要对其他人还未注意到的价格差异保持“创业警觉”,并通过这种“创业警觉”获利。成功的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特征不是创造力,而是对已经存在但尚未被广泛注意的变化保持警觉,这种警觉性并不要求企业家对市场数据拥有优越的知识,生产所需的知识本质上是在市场上可以获得的一种服务,可以通过雇用具有适当技能与知识的工人获得。企业家的警觉性特征是他注意到,如果雇用那些拥有高级知识的工人,他就可以获得一些盈利机会。企业家不必“从无到有”地发明新知识,他只需要对“已经存在的、等待被注意到的机会”保持警觉即可,这说明对信息保持警觉而不是占有信息,已成为人类行为中的一种创业要素。警觉的企业家注意到了由价差带来的盈利机会,这种纯盈利机会一旦被注意,就会很快被抓住,导致在低价市场追加购买从而推高价格,在高价市场追加销售从而压低价格。柯兹纳在《市场的驱动力量》(Kirzner,2000)一书中举例说,当一个市场售价10美元的商品在另一个市场却能卖到15美元时,企业家会注意到盈利机会,在其较低售价的基础上加上运费、保险与利息等成本可使他在更贵的市场上销售,并从中获利。只要其他人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差异,企业家就会继续赚钱。但其他企业家也很警觉,当他们注意到价格差异时,他们会试图做第一位企业家所做的事情,当他们都进入市场,在更便宜的市场购买,在更贵的市场销售,他们会将购买商品的价格推高到10美元以上,并将销售价格拉低到15美元以下,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差价等于运输、保险与利息等成本为止。因此,柯兹纳式企业家被视为瓦尔拉斯式拍卖师的替代者,推动市场逐步趋向均衡。
柯兹纳在《警觉与创造性创业家》(Kirzner,2009)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之所以抽象了现实世界企业家的创造力,是因为研究重点不在于探索个人创业警觉的根源与决定因素,而是在于由这种警觉驱动的动态竞争过程。柯兹纳澄清自己虽然剖析了“创业警觉”的内涵,但并未针对保持“创业警觉”的方法展开专门研究,并未给“如何保持警觉”提供任何启示,自己的研究工作与创业成功秘诀关系不大。正因为如此,2006年授予他“国际创业和小企业研究奖”让他感到困惑,因为柯兹纳认为他的研究目的并不是探索创业成功所需的才能与特质,也不是探索未来成功的企业家可以遵循的任何指导方针,而是探索由创业决策(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驱动的市场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柯兹纳探讨的企业家“创业警觉”功能是针对市场过程的描述与分析,柯兹纳式企业家通过识别和发现市场机会,推动市场趋向均衡。
(三)创业发现
柯兹纳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指出,市场过程具有“无知”(ignorance)与“发现”(discovery)两个基本特征。柯兹纳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参与方事前处于“无知”状态,市场非均衡因市场参与方“无知”而存在,企业家的“发现”有助于消除初始的“无知”,市场从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与企业家针对“无知”的纠正性“发现”有关。不断“发现”导致剩下未被挖掘的逐利机会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最终的均衡状态就是所有的“无知”被消除。
柯兹纳在《创业发现与竞争性市场过程》(Kirzner,1997)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企业家的“纯粹无知”(sheer ignorance,unknown ignorance)并非是主流经济学模型中的“不完全信息”。对于主流经济学而言,“不完全信息”是一种限制达到均衡状态的环境,并引入新的“生产成本”,即生产或搜寻缺失信息的成本。减少“纯粹无知”的“发现”必然伴随着意外的因素,即个人到目前为止还未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纯粹无知”意味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不完全信息”意味着“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企业家对还未被发现的机会是“纯粹无知”的,而不是对已知的去了解,已知的了解是考虑信息成本条件下新古典主义修正模型的潜在前提。“发现”(与迄今未知的盈利机会有关)与成功的搜寻(与获取自己知道自己缺乏的信息有关)的区别在于,前者包含一种自己之前忽视(事先无知)的惊喜,企业家的态度是随时准备接受惊喜,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从这些惊喜中获利,企业家的“发现”不是刻意学习与搜寻;后者的信息搜寻包含了已知的但未被完全了解的信息,需要刻意学习与搜寻。企业家的“发现”被视为逐步系统地减少“纯粹无知”,以这种方式促进市场参与者之间相互认知,从而推动价格、投入、产出走向与均衡一致的状态,这种状态被视为完全不存在“纯粹无知”。当然,并不是每次“发现”都一定能够纠正市场错误,事后有时证明“发现”是错误的,这样之前的“无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市场过程反而朝着非均衡化方向发展。企业家对早期“无知”做出的“发现”并不一定导向更加正确的选择,这还需要企业家对未来的变化做出有效预测与判断。柯兹纳关于企业家“纯粹无知”的学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洞悉无知前提下的惊喜以及企业家“创业发现”的本质,有助于把握企业家在市场过程的重要作用。
(四)创业中的不确定性
奈特在《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Knight,1921)一书中指出,利润是对企业家承担风险的奖励,企业家的特殊功能在于产生不可预测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经济利润或损失,他承担了经营中不确定性的“最终责任”。米塞斯(von Mises,1949)将人类行为学引入到市场过程分析之中,认为每一行动本质上所固有的不确定性代表了企业家精神的基本特征,“市场无知”意味着企业家不确定究竟采用哪种适当的“目的—手段”框架,米塞斯式企业家是对不确定性的承担者。柯兹纳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指出,虽然不确定性在每个决策中固然存在,但企业家的创业行为更倾向于消除不确定性,企业家对事先利润保持高度警觉,这些企业家不需要承担太多风险与不确定性,正是人类有目的的行动,才使得企业家有更大概率成功地寻找到利润。柯兹纳对于奈特提出的创业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纯属偶然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奈特的这种观点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企业家尤其是成功企业家的偏见。在柯兹纳看来,人类倾向于采取能够奏效的行动,这意味着不成功的创业行为很可能是出人意料,而且是相对不常见的意外,因为人类行为具有目的性,有目的地在寻找利润,但显然不是有目的地关注赔钱。更进一步地,柯兹纳在《发现与资本主义过程》(Kirzner,1985)一书中强调,奈特式利润是一种事后利润,而柯兹纳式企业家决策设想的利润是事前利润,利润不应该被视为合同执行后被留下来的或有或无部分,奈特式利润不能事先被最大化,意味着企业家无法事先对利润进行刻意搜寻,这与柯兹纳式企业家精神本质相违背。
拉赫曼(Lachmann,1973)提出了激进的主观主义观点,认为市场过程是基于众多个体主观形成的预期聚合,人类行为存在极端不确定性,市场过程不可能有任何有意义的均衡趋势。柯兹纳(Kirzner,1985)认为激进的主观主义由于强调“人类偏好、期望、人类知识所固有的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测性”,所以导致无法充分追求均衡目标。柯兹纳更愿意淡化不确定性的作用,他认为应对真正的不确定性与整合有限的知识是企业家的重要素养,企业家也会犯错,创业也可能失败,但在小心谨慎的行动中,企业家行为往往会推动市场更加协调。在创业是否容易成功的问题上,相关学者认为柯兹纳仅考虑了成功的企业家,而不注意创业失败的后果。柯兹纳曾在1989年的访谈中承认其对不成功的企业家未给予足够关注(Boehm,1992)。
一些学者质疑柯兹纳仅考虑了单期决策,未考虑多期决策中的不确定性。柯兹纳(Kirzner,1985)进行了部分修正后认为,在单期决策中,企业家警觉最多只能发现迄今被忽视的当前事实;而在多期决策中,企业家警觉必须包含对未来多个时期交易类型及影响的感知,既包括他们预期的自己行动也包括想象中他人行动的影响,对未来的想象与估计以及对当期活动的适当选择体现了企业家警觉的不确定性。柯兹纳式企业家警觉在多期不确定决策中可能包含熊彼特式企业家的大胆、决心与创造力这些基本品质,不过柯兹纳从单期到多期的扩展中并未对企业家角色做任何修改,企业家在单期与多期活动中仍然是套利行为。正因为如此,科兹纳在《创业发现与竞争性市场过程:奥地利学派的方法》(Kirzner,1997)一文中强调,真正的“创业发现”并不是一种刻意的创造行为(在这一点上,它不同于成功的刻意探索),也不是完全靠运气的偶然结果,企业家发现的盈利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企业家的警觉性,而这种盈利被认为是一种不花费代价就能够获得的纯利润。
(五)柯兹纳式企业家与熊彼特式企业家
近年来,众多学者将柯兹纳式企业家与熊彼特式企业家相提并论,关于两者的差异产生了大量争论,争论焦点如表1所示。
表1 当前文献对柯兹纳式企业家与熊彼特式企业家的比较及争论焦点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Schumpeter,1912)一书中指出,企业家将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作为基本职能,包括开发新产品或产品的新特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取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实现新的产业组织方法。熊彼特式企业家是一位创新者与天生的领导者,大胆、自信、勇气是这类企业家的品质。
柯兹纳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认为,企业家意识到由于先前的资源配置错误而导致非均衡的存在,从而发现和识别以前未被注意到的盈利机会,“创业警觉”是这类企业家的内在品质要求。柯兹纳未刻意区分创新者与模仿者,是因为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既可体现在创新行为之中,也可体现在模仿行为之中,将超出均衡水平的价格降到均衡水平的过程即可视为企业家行为过程。只要市场参与者意识到做某件事时哪怕是仅仅有一丁点儿不同于现存的做法,就可能更加准确地预期实际的可得利润,那么,这就是运用了企业家精神。无论是通过其自身价格调整到一般或局部均衡水平,还是通过制造可得商品、开发生产技术、调整产业组织,均表明竞争性企业家在市场过程中发挥着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柯兹纳式企业家类型更具有一般性,而熊彼特式企业家类型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否认模仿者具备的企业家精神特征,将极大地限制对企业家行为与市场过程的透彻理解。
柯兹纳认可其与熊彼特在定义企业家方面存在一些共同之处,两者本质上均不为生产提供要素服务,企业家赢得的利润并不是吸引必要资源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补偿,企业家的贡献仅仅是将这些投入引导到他所选择的过程而不是其他过程的纯粹决策;两者均以获取利润为目标,强调企业家的关键作用,将企业家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认为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均衡角度分析,推动经济走向均衡的柯兹纳式企业家与熊彼特式破坏现有均衡的企业家形成了鲜明对比。柯兹纳在《创新与警觉:对熊彼特式企业家的再思考》(Kirzner,1999)一文中认为,熊彼特式企业家强调打破惯例,破坏现存结构,推动市场远离均衡状态,其本质是市场非均衡效应的创造者,企业家要为创造非均衡负责;柯兹纳式企业家强调发现未被开发的机会,这种机会的存在意味着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企业家针对“无知”的纠正性“发现”推动市场由非均衡走向均衡,其本质是对市场过程起到了平衡作用,企业家要对推动市场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如改变价格)负责。
在后续的研究讨论中两者呈现出融合态势,熊彼特式企业家也可以是套利者,而柯兹纳式企业家也可以是变革推动者(Langlois,2002)。柯兹纳认识到“创业警觉”需要熊彼特式“大胆、自信、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精神(Kirzner,2009)。当市场相对稳定时,柯兹纳式绩效表现与出口利润的正相关关系更强;当市场较为动态时,熊彼特式绩效表现与出口利润的正相关关系更强(Sundqvist et al,2012)。大型企业更倾向于熊彼特式创新,这些企业的战略重点是未来的需求,并在不断增长的市场中谋求发展;相比之下,小型企业与年轻的企业家更经常追求柯兹纳式机会,他们的战略重点是当前需要(de Jong & Marsili,2015)。柯兹纳式企业家无需排除生产要素新组合的引入与创新;熊彼特式企业家源于柯兹纳式创业警觉,推动经济体系走向变革,两者并不是截然不同(Ferlito,2015)。
二、柯兹纳对嵌入企业家精神的市场过程研究
(一)嵌入企业家精神的市场均衡分析
柯兹纳闻名于他对新古典主义均衡论的强烈批评,但是柯兹纳的态度从来不是直接拒绝主流经济学的均衡观点。相反,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让奥地利学派的分析更加符合主流经济学思维。虽然奥地利学派坚持非均衡论,但其对于市场能否达到均衡状态存在分歧,以拉赫曼(Lachmann,1973)为代表的激进主观主义学说认为市场过程不可能有任何意义的均衡趋势。与拉赫曼不同,柯兹纳在《市场过程的含义》(Kirzner,1992)一书中保持在激进主观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均衡论之争的“中间地带”,承认市场的“可均衡性”,认为市场过程是无限趋近于均衡的过程。
柯兹纳在《市场的驱动力量》(Kirzner,2000)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新古典经济学是在给定价格与产出条件下做决策,而奥地利学派认为企业家可以通过改变价格与产出数据推动市场趋向均衡。短缺导致价格上涨,企业家可以通过生产或套利扩大供应获得盈利机会。除了永远无法达到的完全均衡状态,每个市场都存在获得纯粹利润的机会,这些机会是由早期企业家的错误造成的,可能是因为资源短缺、过剩或分配不当。大胆而敏锐的企业家会发现这些早期的错误,在价格过低时买进,在价格过高时卖出,通过这种方式,低价被推高,高价被压低,价格差异在均衡方向上缩小。在一个消费者偏好、资源可用性、已知技术可能性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这种创业过程并不能保证快速(或缓慢)趋同到一种均衡状态,但它确实在每个时刻保证利润激励倾向于推动市场走向均衡。因此,柯兹纳的“可均衡性”学说及对均衡化过程的解析构成了柯兹纳式市场过程,这在奥地利学派非均衡论与主流经济学均衡论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
(二)企业家竞争分析
柯兹纳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认为,新古典均衡模型中的所有市场参与者均以统一价格购买或出售相同商品,这种竞争不是柯兹纳本人所强调的竞争状态,而是一种特殊的均衡状态,一种竞争已经结束的状态。市场过程具有动态竞争特征,是由非均衡状态朝着均衡方向变化的过程,是企业家的“创业警觉”所产生的一系列“创业发现”推动市场运行的过程。市场过程实现充分竞争的条件是,保证企业家可以自由进入他们认为有盈利机会的市场。在对这些机会的警觉与把握上,企业家注意到竞争对手可能还未向消费者提供更佳的交易,他们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更佳交易,从而与其他企业家展开竞争。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柯兹纳强调“争胜竞争”(rivalrous competition)中的“创业发现”潜力与整体创业特征。动态的竞争过程伴随创业过程,每次争胜性进入均是创业过程,而每次创业过程也均具有争胜性。
针对广告带来的垄断与竞争问题,柯兹纳(Kirzner,1973)认为将广告单独视为一种信息类服务,没有充分重视企业家在开发消费者可得机会中的关键性角色。随着企业产品种类与数量增加,广告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法,企业家的成功依赖于产品是否能够吸引消费者注意,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通过广告与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广告沟通具有极强的劝说功能,围绕如何吸引消费者注意力,不断强化广告沟通效果,最终目的是使得产品的相关信息让消费者可得。广告劝说功能将不迫切需求变成迫切需求,将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这对企业家而言是一种盈利机会。企业家保持着对这种机会的“警觉”可以有效避免已投入资源的浪费与废弃,广告的劝说功能使得原本市场吸引力低的库存与设备成为市场上更有价值的产品。广告并非必然导致垄断,如果造成“垄断”的广告对其他竞争对手也开放,那么就可能引起企业家之间竞争。只要其他人有进入自由,也能够向消费者传递“垄断者”之前已经发送的信息,“垄断者”就很难保证其产品在广告方面带来的优势。自由进入的条件同样适用于广告是否导致规模经济问题的分析,柯兹纳认为只要广告行为对所有人开放,那么任何企业家均可通过“警觉”识别规模机会,采取对应的扩张策略。利用广告实现规模扩张的企业并不必然是原本的大企业,只要保持进入自由,规模经济对所有企业而言机会均等。总之,柯兹纳认为广告作为企业家的销售工具,在自由市场中具有竞争性特征。企业家之间为改变消费者偏好展开竞争,每位企业家均可充分利用广告所带来的机会,并时刻保持高度“警觉”。这些机会代表着未被开发利用的资源错配,呈现非均衡状态,企业家为追逐利润而利用这些资源错配的机会推动市场朝着均衡方向发展。
在《市场的驱动力量》(Kirzner,2000)一书中,柯兹纳更进一步地通过企业家“创业警觉”与“创业发现”的动态竞争分析有力地解释了市场均衡过程。即使在一家公司享有垄断特权的市场中,这种走向均衡的竞争过程也在起作用,这是因为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即使是垄断均衡,也只能通过市场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态度与计划来实现,只有动态竞争的过程才能做到这一点。从短期视角审视,厂商凭借垄断地位攫取了垄断租金;但从长期来看,垄断源于市场竞争的胜利,企业家对垄断地位的角逐过程是排除先前资源所有者与消费者决策之间不匹配的市场过程,代表着企业家创业前进步伐,垄断租金是竞争性企业家精神的利润所得。企业家“创业发现”的动态竞争对产品成本与价格产生影响,争胜性进入形成的威胁导致价格下降,企业拼命降低成本,这一过程驱动相关资源实现高效配置。因此,柯兹纳的市场动态竞争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企业家“创业发现”与决策行为在竞争中的关键作用。不过,柯兹纳并未就如何塑造企业家竞争精神展开分析,并未打开企业家精神所需要的品质这个黑箱。
(三)引致变量与基本变量的关系
柯兹纳在《市场过程的含义》(Kirzner,1992)一书中指出,市场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并且从来不会达到均衡状态。市场的不断变化由两个不同层级组成。一层是外生变化,包括偏好、人口、可用资源情况以及技术可能性变化等,这些被称为“基本变量”;另一层是内生变化,包括价格、生产方法、在基本变量影响下市场的定量与定性产出,这些被称为“引致变量”。
主流的均衡经济学假定每一个引致变量均是由事先的基本变量决定。如果市场达到与新古典均衡一致的位置,引致变量将完美地映射到基本变量上。然而,根据拉赫曼(Lachmann,1973)的激进主观主义观点,基本变量与引致变量根本无法分开。柯兹纳站在这两种对立观点之间提出的市场过程理论认为,任何朝向均衡或者未朝向均衡的调整过程,给定的基本变量值倾向于能够逐渐反映出引致变量值,但市场中引致变量的变化不是完全由基本变量决定,前者对后者存在一定自由度。引致变量中的各种变化集合反映了基本变量的不断变化,市场过程是由不同时点实际的引致变量值与均衡值之间的差异诱发产生。不同时点系列引致变量值是由无数个相互作用的市场力量产生的复杂结果。不断变化的基本变量也会导致这种结果复杂化。在现实世界中,在企业家“创业发现”的持续作用下,基本变量不会一成不变,在引致变量值趋向均衡化过程中随时可能影响基本变量的变化,市场动荡将持续下去,直至接近于引致变量完全反映出基本变量。虽然市场具有可均衡性,但事实上的均衡很难达到,均衡化过程经常被基本变量的变化打断,而创业发现与消除无知的力量总是能够推动市场趋向均衡。
(四)企业家与经济增长分析
柯兹纳在《论经济增长的前提》(Kirzner,1963a)一文中指出,经济增长问题必须作为资源配置问题放在一个适当的角度去审视,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表象。企业家的“创业发现”使分散的决策者识别到改进当前决策的机会,预测到他人决策中隐含的变化,价格、生产方法、产量选择、要素收入等方面的变化往往预示着当前资源配置中存在缺陷,这些变化推动企业家采取纠正市场的行为,最终结果是优化了资源配置,进而推动了经济增长,这个过程实质上是展示了市场如何通过确保最优决策并随后执行来创造经济增长。从创业角度来看,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可以引发更多的创业行为,越来越多的创业企业为国家创造就业与经济增长,新企业的创建与现有业务增长对任何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贡献因素。柯兹纳式经济增长过程是由于企业家发现和创造了新机会而形成的自我增强过程,柯兹纳解释经济增长的方法可被视为斯密方法的延伸,因为它解释了创新被引入的过程。
企业家精神能否作为一种资源要素引入到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之中?柯兹纳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指出,企业家精神是在适当情景下尤其是在自由进入情景下,一种可以以零成本挖掘出来的东西。柯兹纳在《发现与资本主义过程》(Kirzner,1985)一书中进一步强调,企业家精神不是一种资源,不存在使用企业家精神资源的机会成本,它本质上是动态的,因此不能将企业家精神如同资本、劳动力那样的生产要素一样添加到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中,但这并不影响企业家精神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动力来源。
三、柯兹纳对公司内部企业家精神的研究
(一)纯粹企业家角色
柯兹纳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指出,在分析稀缺性手段在竞争性目的之间的配置问题时,知识完备、经济人理性决策、效率最大化假设情景下的罗宾斯式价格均衡模型预先设定了“目标—手段”分析框架,决策者事前完全知晓可供选择的各种目标与手段集合。为了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求解均衡值,各个异质性变量被假设为同时发生,生产与交易被假设为瞬间完成,个体被抽象为一组简单的偏好表达,普遍存在于消费者需求、厂商决策、产品属性特征之中的多样性事实被同质化假设取代,创新与发现、企业家精神,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完备、市场学习过程等等这些反映真实世界的重要特征全部被剔除,通过模型推演计算,可以得到哪些目标该追求、哪些手段该采用,从而将人们的注意力由市场过程分析引到了市场均衡分析上。不难发现,当研究从知识完备的均衡世界转向不完备的非均衡世界时,传统的价格均衡模型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因为对于知识不完备的决策者而言,对可能的、新的、有价值的目标、资源与手段存在大量的“无知”,市场非均衡状态因市场参与方“无知”而存在。“无知”意味着先前的资源配置还存在可能被改善的机会,意味着还存在一些未被发现的目标、资源与手段。这些“无知”自然无法被纳入预先设定的罗宾斯式均衡模型之中,而是存在于企业家的设想与想象之中,不是存在于市场均衡之中,而是存在于由非均衡朝着均衡方向演进的市场过程之中。
与罗宾斯式经济人(economizing man)数据计算不同,柯兹纳强调米塞斯式“人的行为”(human action)这一重要概念。罗宾斯式经济计算框架(economizing framework)中的经济计算行为(economizing behavior)是在确定的“目标—手段”分析框架内追求效率目标。米塞斯式“人的行为”不仅强调罗宾斯式数据计算与效率目标,更强调非经济计算要素——想象力、惊奇、魄力在经济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柯兹纳将决策中表现出的企业家精神要素——“警觉”标识为可能的、新的、有价值的目标与可能的、新的可得资源,两者均未包含在经济计算框架之中。市场均衡模型强调数学家针对既有数据的推演与计算,所做的决策具有确定性、客观性、被动性、单调性等特征。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理论强调企业家对“无知”的警觉与发现,所做的决策具有不确定性、主观性、主动性、多样性等特征。
在此基础上,柯兹纳引入“纯粹企业家”(pure entrepreneur)角色,强调其对至今未被发现的机会的警觉作用。真实世界中的决策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些企业家精神特征,决策者行为可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罗宾斯式经济计算,另一部分是“纯粹企业家”行为。与资源所有者不同,“纯粹企业家”除了保留决策制定者身份之外,不再具备其他任何身份。“纯粹企业家”开始制定决策时未携带任何资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柯兹纳引入“纯粹企业家”角色重点强调在其获取各种资源之前的决策作用,在未配置任何资源情况下所做出的决策才是纯粹的企业家决策,作为“纯粹企业家”,只需要对投入产出之间存在的价差表现出警觉即可。纯粹的企业家精神不是指“拿到某人手中那张十美元钞票”,而是指“警觉地意识到那张十美元钞票在谁手上,并且可以拿到”。例如,纯粹的企业家精神是指“意识到市场上存在某种未被很好满足的需求,并且可以提供产品与服务很好地满足它”这一警觉,而不是指“提供产品与服务,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这一经济行为。
(二)企业家精神与公司内部的生产者、经理人及股东
除了通常意义上针对初创企业的创业之外,在现有公司内部的创业活动同样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柯兹纳引入“纯粹企业家”角色,剖析了公司制企业内部生产者、经理人、股东具有的企业家精神。
柯兹纳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将企业内部的生产者或经理人身份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角色:资源所有者与纯粹企业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生产者或经理人为了协调各种要素投入生产经营活动而贡献自己的管理才能与精力;作为纯粹企业家,他们对可能的盈利机会保持高度警觉。公司所有权与企业家利润没有关系,企业家利润的发现不能归结于股东的作用,股东收到的利润不应是企业家利润而是其投入资本的利息或准租金所得,只有回溯到公司初创时的企业家决策,股东才因促成公司成立而应获得企业家利润。这些思想有助于理解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通过公司IPO上市获利与股东持股获得公司派息的本质区别。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企业家精神被归于经理人,不是源于经理人作为内部人“控制”着企业,仅凭“控制”这一点不能够充分产生企业家精神。因为在传统的价格理论模型中,罗宾斯式经济人同样“控制”着企业经营,但其中未包含任何企业家精神元素。“控制”甚至不是产生企业家精神的必要条件,“无知”的盈利机会、警觉与发现才是企业家精神本质所在。这为学者们随后研究“公司制企业家精神”、“内企业家”(intrapreneur)、“内企业家精神”(intrapreneurship)提供了重要指引。
柯兹纳在《市场的驱动力量》(Kirzner,2000)一书中指出,在大型公司内部通过分权与层层授权形成了复杂的委托代理治理体系,每位员工只要拥有自由决策的空间,即可被视为独立的企业家,利用雇主提供的就业机会,在指定的自由决策范围内获利。当今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雇主为员工留下较大的自由决策空间,员工可以获得纯粹的内部创业利润,这种利润不仅限于金钱方面,还包括声望、就业条件等非物质激励。
(三)创业利润与分配正义分析
柯兹纳在《发现、资本主义与分配正义》(Kirzner,1989)一书中对市场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围绕企业家精神探讨了利润与分配正义,回答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收入分配的公正性问题。在关于经济正义的辩论中,企业家“创业发现”这一行为(市场过程的重要特征)通常被许多经济学家忽视,柯兹纳认为,一旦人们意识到企业家“创业发现”与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就能够为经济正义提供重要依据。经济正义所依赖的逻辑通常被表达为“谁发现归谁”规则(finderskeepers rule)。每次新机会的发现均是在特定情景下或以新的不同方式使用某些资源时,柯兹纳式企业家通过发现更高价值的用途而获利,根据“谁发现归谁”规则,通过发现这样一个机会所获利润理应归发现者所有,企业家根据这一发现采取行动有权获得利润。
从要素收入角度来看,针对资本主义的批评者认为,不能将企业纯利润作为要素收入的结果,“不应得”的纯利润激励制度缺乏正义。然而,柯兹纳在《创业发现与竞争性市场过程》(Kirzner,1997)一文中认为,企业纯利润既不是生产性资源支出刻意为之的结果,也不是凭借完全偶然的运气获得的结果,而是企业家凭借自己的“创业警觉”与“创业发现”获得收益的结果。柯兹纳的创业发现理论将纯粹的创业利润视为创造的收益,即警觉的企业家创造了剩余价值,他们将社会低估的资源转化为估价更高的资源,从而获得收益。企业家获得的这部分收益并不是从原有企业的“馅饼”中切分而来,而是原有企业还未发现或还未创造的收益。因此,企业家赚取纯利润并不是什么非正义之举,柯兹纳的创业发现理论改变了资本主义分配缺乏正义的传统结论。
柯兹纳在《对柯兹纳“谁发现归谁”利润观点批评的回应》(Kirzner,2002)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效率与公平规则应该被“协调标准”所取代,“协调标准”下的市场体制应该允许获取利润(包括自由进入等),企业家通过相互学习与协调使得过去的错误尽可能快地得到纠正,试图在不允许攫取纯粹利润的情况下实现某种“效率”是不可能的,这相当于取消创业激励,实质上就等于消除利润。因此,允许充分获取利润的制度不仅会导致最高水平的计划协调,而且从经济上讲,发现利润的人拥有利润也是公平的。在此之前,柯兹纳还在《竞争与企业家精神》(Kirzner,1973)一书中指出,如果公司制企业内部的经理人未获得创业利润,则需要短期的或长期的或两者共同作用的竞争力量,以确保企业家式经理人按其发现的最有效方式配置资源。柯兹纳的这些思想与观点对当前我国正在施行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限薪令”政策具有重要启发意义,限薪的同时必须营造充分竞争的环境,包括国有企业经理人市场竞争、人事调动与晋升、产品市场竞争。
四、总结
柯兹纳的创业发现与市场过程理论打开了市场竞争黑箱。在均衡论与激进主观主义观点之间,柯兹纳选择接近主流经济学的中间立场,他解释了市场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市场均衡的“趋势”。企业家对盈利机会的“警觉”促使其采取行动获取这些收益,而市场过程的本质是市场产生的机会可以被企业家发现并采取行动。柯兹纳式企业家是对市场盈利机会充满“警觉”的套利者,他们推动市场趋于均衡;熊彼特式企业家是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创新者,他们不断打破现有市场均衡。两种类型的企业家模式被相提并论并被应用于创业管理、劳动就业、经济发展、科技政策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柯兹纳的理论提醒大家,无论是初创企业的创业还是既有企业内部的创业,撇开创业谈创新难以真正把握创新的动力源泉,创新是手段、创业是目的,这对把握创新与创业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过程分析方面,不同于奥地利学派的其他学者,柯兹纳承认市场的“可均衡性”。市场过程是无限趋近于均衡的过程,对“可均衡性”的解释让奥地利学派的分析更符合主流经济学。柯兹纳描述了市场过程中的“无知”与“发现”特征,企业家“发现”有助于消除初始的“无知”,市场过程是企业家在消除“无知”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竞争过程。柯兹纳分析了市场化的两个层级——基本变量与引致变量,市场过程是基本变量值倾向于逐渐反映到引致变量值的过程。这些分析对于洞悉企业家“创业发现”本质、把握企业家在市场过程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柯兹纳针对一些特定创业问题展开了分析。有别于主流观点,他对企业家广告行为的分析表明,只要允许自由进入,广告有助于强化市场竞争,企业家之间可以就改变消费者偏好展开竞争。关于经济增长的分析表明,企业家精神有助于经济增长,但不能将企业家精神如同资本与劳动力要素一样引入到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在现有公司内部创业方面,柯兹纳引入“纯粹企业家”角色,剖析了公司制企业内部生产者、经理人、股东具有的企业家精神。在创业利润与分配正义方面,根据“谁发现归谁”规则,柯兹纳认为企业家赚取纯利润是正义之举,改变了资本主义分配缺乏正义的传统结论。
柯兹纳的创业发现与市场过程理论对新古典主义理论“缺口”做了重要补充和完善,他小心谨慎地批判新古典主义,同时对现有的奥地利学派思想进行折中调和,使其更符合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正因为如此,柯兹纳的创业发现与市场过程理论在新古典主义与奥地利学派之间架起了沟通桥梁。
(注和参考文献略)
张利飞,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邮政编码:410079;
张运生(通讯作者),中南大学商学院,邮政编码:410012,电子邮箱:yunsheng@csu.edu.cn。
原载《经济学动态》2023年第7期,全文可见经济学动态网站“最新目录”栏目,或点击微信“阅读原文”。